裝潢首頁 > 學裝潢 > 選擇公司 > 文章詳情
房屋裝潢/裝修的迷失之2─貨比多家不吃虧?

  • 作品

  • 文章
註冊:2012-07-28
發佈於 2014-11-10 21:58 只看作者 | 440人瀏覽 | 0人回復


對於初次接觸裝潢/裝修的業主而言,經常會詢問到裝修預算要抓多少?公寓改套房平均每間要多少?每坪天花板多少錢…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或許是基於一般的買賣經驗,讓我們不自覺地潛意識中擔心被當成『盤子』,怕買貴了、怕被騙了不甘心,總想要有個標準來作為裝修費用評估的依據。

相信有相當高比例的人曾經在7-11、大賣場(如家樂福、愛買)或連鎖賣場(如全聯社、美廉社)買過相同的東西,價格都會一樣嗎?最便宜的永遠是在同一家嗎?同一時間區段裡您所需要的東西會因為價差的關係而分別刻意跑到不同家買各家最便宜的東西嗎?

如果不是住家環境離各類型賣場都很近,大多數人應該不會因為價差的關係而分別到不同賣場採購。然而面對裝潢/裝修時,不難發現業主總是希望透過一家家廠商的評估,企圖找到ㄧ家廠商囊括所有的最便宜、把價格能夠壓到預算內,或者為了省一點錢而把部分工程切割開來找不同的廠商施作。

耀源裝修曾經遇過業主比價比了七家還拿不定主意,把自己搞得很累,隨著距離預定搬家時限越來越近、裝修的時程壓力也越來越大。按理說找越多家比價應該越比越有心得、越容易做選擇不是嗎?

其實不然。平常我們所購買的規格品,不同的賣場通路都有那麼多的價差了,更何況裝潢/裝修的內容在不同的廠商、不同經驗、不同觀點的規劃之下往往都有規格上、解決方案上的差異,所以業主就像寓言故事裡那個在沙灘上撿貝殼的孩子一樣,走遍了沙灘卻挑不到最美的一個貝殼。

裝潢/裝修的廠商有公司行號設計師團隊型、個人設計師靠行型、公司行號工班團隊型、單一工種或複合幾項工種的工班型、個人工作室承攬型…等等,不同類型的廠商經營模式不同、施工組成性質不同、成本結構不同,所提供的服務程度、保障範圍、價格當然也就有所不同。倘若業主沒有先釐清自己需要的是哪一類型的廠商,隨意地找來七家廠商比價,可能會感受到這樣的落差:有些是圖面精美、規劃超完美、但價格超出預算太多;有些則是只靠口頭溝通、簡易的報價、雖然價格較符合預算但總覺得不甚可靠。於是更加不知要選哪個價格方案才不會工程做到一半糾紛連連。

各種不同類型的廠商(必須是正當經營的)均有其存在於裝潢/裝修市場的價值、以滿足不同類型的客戶需求。普遍而言,設計師型的廠商在圖面、書文的備置上有較高的展現能力,工班團隊型的廠商在實體施工上則有較高的彈性與靈活度,而且近年來在圖面、書文的展現方面也逐漸進步中。倘若希望透過設計師的巧思和縝密規劃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當然就要多準備一些工程施工之外的『設計』預算來支付裝潢費用;倘若自己已有部分構思,只是需要部分的裝修建議與施工實踐,或者打算做基礎工程的裝修、簡單的格局/收納規劃,在預算有限之下則可選擇工班團隊整體服務型、個人工作室型的廠商來省些設計費;倘若自己有時間、有能力執行施工人員調度、施工序及內容的控管與問題解決,則可選擇單一工種或複合幾項工種的工班,等同是自己發包。

所以,不同的選擇不僅僅只是價格的差異,也代表了房屋裝潢/裝修的工作細項裡,您本身所需投入『設計規劃』、『採購聯繫』、『施工安排』、『現場控管』、『問題協調與解決』…等等工作的比例多寡,以及所需承擔的責任多寡。耀源裝修曾經遇過客戶為了節省預算,決定自行採購成品來給師傅安裝,結果來料有異常、加上尺寸弄錯,客戶除了自己要花時間當送貨員,還要多花一組成品費用,總和起來其實比原先的預算更不划算哩。

總而言之,可依照下列四個步驟來破除房屋裝潢/裝修比價的迷思:

第一,釐清自己裝潢/裝修的目的與需求

第二,對裝潢/裝修廠商的類型有初步認知

第三,考量自己打算裝潢/裝修的規模、預算、和所能承擔的風險程度,詢洽適合的廠商類型

第四,理性地以整體裝潢/裝修方案的性價比做考量,而不是拘泥於單價的比較

TEL : 

email :